人类有五大需求: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众所周知,要想在社会上混的好,就得朋友遍天下。所以在工作之余,除了老朋友聚会,约客户、约同事吃饭占据了业余生活的大部分时间。每个人都在努力吃就自己的人际关系网,攒自己的人脉,也许真的可以尽快实现朋友遍天下,但是在这同时,也涨起了满身的肉肉。

为什么交朋友这件事会和长肉肉捆绑在一起呢?咱们一起来拆解一下:
一,见朋友,聊客户,红白啤酒是必然物
和老朋友许久没见了,餐桌上不开瓶红酒,没有诚意吧?带着客户去KTV放松,茶几上不摆满百威,商务话题放不开说吧?大家劝酒的时候还会说:“酒是粮食精,越喝越年轻”之类的话。酒是粮食精不假,但喝酒并不会越喝越年轻。而且,喝酒会让人变胖。
酒是粮食精,热量非常密集。因此当酒精进入胃部的时候,负责释放进食信号的细胞被酒的热量唤醒,大脑收到这个信号以后,就会产生饿的感觉,大脑的主人自然会都吃东西。也就是说,酒精有欺骗大脑的功能,让大脑指挥主人更多进食。

二,聚餐易,点菜难,高热量食品是餐桌主角
吃肉本身并不会胖,但吃的不对,就很容易发胖了。喝酒的时候,最喜欢配的小菜是花生米,最喜欢的主菜是烧烤串,即使是在高档酒店吃饭,餐桌都是清淡、低脂的也上不了“台面”,高脂肪、高热量的菜不来个三四道的都不好意思请大家入座。本来喝酒就很容易多吃了,餐桌上全是高热量的食物,发胖肯定是自然的事情了。

三,边吃边聊边谈,餐饮时间延长
餐桌上谈事情是中国人的习惯。重要的事必须放到餐桌上谈,加深感情必须放在吃饭的时候,你劝我一杯酒是敬意,我回劝你一杯是诚意。这样推杯换盏,一来一往,吃饭的时间就被拉长了。本来吃半小时就吃饱了,现在要吃两个小时才算停,不胖才怪。

那么,交朋友必须和长胖挂钩吗?交朋友能不能和减肥挂钩呢?当然能。
01
减少夜市喝啤酒的频率。
夜市的迷人之处在于:喧嚣。很多人喜欢晚上相约喝酒,其实除了谈客户,还有一个原因:寂寞。寂寞是喝不完的酒,但它也没有个头。

02
换一种社交方式
晚上参加一些读书会,或者社交舞蹈的party,也许比喝酒带来的满足感更多一些。
周末的时候,约朋友或客户去周边的山里小住两天,呼吸新鲜空气,朝夕相处又能增加对彼此的了解,增进感情,何乐而不为。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岑梧健康网》系信息发布平台,岑梧健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