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钝感”就是迟钝。说到这里,可能会有很多人觉得惊奇,你也许会认为,在发展如此迅速的时代,迟钝怎么可能会是好的情商特质?这似乎颠覆了一般人的社会常识。
事实上,在各行各业中取得成功的人的个人能力背后,都隐藏着有益的钝感。钝感是一种不可缺少的个人才能,是一种能让个人才华开花结果、发扬光大的力量。

首先,钝感能够帮助我们排除工作中的干扰因素。
日本著名作家渡边淳一曾讲述了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
在他就读的医学院中,有一位教授医术高明,但是,在传授学生知识的过程中,他总是不断地严厉指责他的学生,尤其是担任自己手术助手的学生被骂得更加厉害。这令很多学生都对他退避三舍,都很怕被安排做教授的助手。
然而,渡边淳一的一位学长却似乎迟钝得完全感觉不到教授的呵斥,总是轻答“是、是”,他只专注于掌握教授手术中的要点,对其余的“杂音”充耳不闻。在整个手术过程中以及手术完成后,这位学长的心情也完全不受影响。
多年后,这位“钝感”优越、经得住责骂的学长,成为一位极为出色的外科医师。

其次,钝感能帮助我们减弱挫折感,尽快走出挫折并一直走下去。
一个不具钝感的人是很难从挫折中走出的。当失败已成定局,敏锐的人的潜意识会牢牢记住这种痛苦,不断地在这上面纠缠,难以像从未被失败伤害过一样去大胆地尝试、实践,而是变得畏首畏尾,自然也就很难摆脱挫折。钝感却可以直接将失败的伤害挡在心门之外,令人依然积极进取、大胆尝试,从而很快走出困境。
再则,钝感还是负面情绪的最佳挡箭牌,使我们远离亚健康。
在职场中,即使被上司责骂,也能够充耳不闻,马上抛到脑后;即使面对非常事件,也能够像一个没事儿人一样,睡得甜、吃得香,始终保持开朗放松的状态,冷静、理智、从容地解决问题,这样的“大将之风”都要归功于个人的钝感。因为感应迟钝,所以不会对负面情绪过于在意,自然也就容易让负面情绪烟消云散。

由于负面情绪对我们的伤害不能持续、深化下去,我们的身心也就比较容易恢复,从而不会被负面情绪逼进“亚健康”的状态。
还有研究指出,与敏感的人相比,钝感强的人更易获得快乐,而人体在快乐的情绪状态下合成血清素(一种减缓忧郁等负面情绪的化学物质)的效率会大幅度提高。
无法否认,职场并不是一个令人轻松的地方,我们所要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也许是自己无法预计的,但是只要有了“钝感”护驾,还有什么好担忧的呢?学会对伤害我们的负面情绪和事件“听而不闻,视而不见”,让自己具备“让人无入而不自得”的钝感吧。钝感是职场成功者必备的情商素质,也是在职场饱受困扰,甚至被打下浪底泅泳的人,蓄积翻身、站上浪头的力量!
相关内容推荐:你需要“适度宣泄”,有益心理健康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岑梧健康网》系信息发布平台,岑梧健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