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交流的基础是,双方都需要拥有同理心

1-29

丈夫:“求求你别这样大声嚷嚷,行不行?”

妻子:“我不大声行吗?你根本就没在听我说,一个字也没听进去!”

这样的对话发生在很多夫妻之间,却不是每对夫妻都明白其中的含义。

倾听是维系婚姻的重要因素,妻子一般都把丈夫当作倾诉的对象。女性情感较丰富,对各种刺激的反应较明显,容易引发情绪的大起大落。而丈夫却很少像婚前那样温柔地安抚妻子,这会使她对丈夫有失望感,这种失望加剧了她的絮叨,她希望这样会引起丈夫的重视。此时丈夫最好的应对方式是聆听。

而往往在上面的对话过后,伴随的是更加激烈的争吵,双方谁也不听对方在说什么,只顾批评和辱骂对方。其实丈夫的意思可能是:“我正在听你说,请你小声一点儿。”妻子的意思可能是:“你只要表现出在听我说话的样子,我就会小声了。”

争吵的爆发,显然是双方都置对方的和解意图于不顾。被抱怨的一方急于自我防卫,把对方的抱怨视为攻击,要么充耳不闻,要么立刻驳斥。许多最终离婚的夫妻都是被怒火冲昏了头,一味地在争论的问题上纠缠不清,根本不考虑对方话语中的和解意图,不懂得将抱怨理解为一种谋求改变的呼唤。

诚然,在争吵中仍能保持冷静的人不多,大多数人在几句争吵中就昏了头。正因为如此,保持反思能力就变得十分重要。在情绪冲突中保持反思能力是一种较高的修养,它帮助修正从配偶那里得到的信息,不把自己的认知强加到对方之上,又将敌意或负面的成分过滤掉,如去掉侮辱、轻蔑、过分的批评等,使对方的信息被正确理解。

通常,夫妻一方过头的情绪表现的目的在于引起配偶对自己感受的注意,明白了这一点,就不会对情绪之激烈大惊小怪。假如妻子说:“你等我讲完再打岔好不好?”可能你不会因她的盛气凌人怒上加怒,反而会耐心地听她把话讲完。

在情绪冲突中,保持反思力的最高境界是同理心,也就是彼此都能明白对方的话语背后的真实含义。要做到同理心,就必须理解对方的感受,而自己必然是冷静、克制的,否则同理心只会变成曲解。一旦失去冷静,同理心就无从说起。

自己强烈希望别人能够理解的时刻,很难心平气和地理解他人的感受的。倾听可使自身得到安宁,也使对方因你的安宁而安宁,情绪通常在做着无言的传达。

在婚姻治疗中,一种常见的倾听技巧是“反射法”:一方抱怨时,另一方用自己的话重复一遍,不但要表现抱怨的内容,还要传达抱怨的情绪。如果对方一次表达不出真实的感受,那就再来一遍。此方法看上去简单,真正做起来却不容易。

这样做的结果不但使我们理解对方话语中所包含的情绪内容,而且能使双方产生真正的情感交流。简单的重复,就使即将爆发的情感冲突湮灭于无形之中。

在婚姻中,只有彼此尊重才能化解敌意,坦诚的沟通应该避免恐吓、威胁、侮辱等字眼,或各种不恰当的自我防卫,如找借口、推卸责任、反唇相讥等。

在争吵中,能够站在别人的角度来思考问题是很有必要的,这样即使最后不能达成一致,也不至于形成激烈的情绪冲突。即使情绪一时无法缓和,你也要告诉对方,自己在听对方的话,懂得对方说话的意义。

人在自我感觉受到伤害的情况下,第一个反应是自己所习惯的反应模式,所以即使懂得了以上的道理,在吵架时也未必能马上派上用场。人必须不断地练习,才能在情绪冲突来临时自觉地应用新的反应模式。

做到了这一点,你在婚姻生活中的情商就提高了一大步。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岑梧健康网》系信息发布平台,岑梧健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上一篇 2021年11月26日 16:21
下一篇 2021年11月26日 16:28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联系我们

0874-3210859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63385650@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爱生活,爱健康。欢迎投稿,分享养生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