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性居家隔离4种常犯错误(阳性后服用注意事项)

阳性居家隔离4种常犯错误(阳性后服用注意事项)

随着疫情防控新形势的不断进展,很多防控措施的优化来得都非常迅速,例如一些轻症的或无症状的阳性感染病例是去方舱隔离,还是居家隔离这样的曾经被热议的问题,现在多地也都已经支持“阳性居家隔离”了,新冠肺炎按乙类传染病管理已经成为了大势所趋。

对于阳性感染者,居家隔离期间,到底要不要吃药呢?又该如何正确使用药物呢?很多朋友都在根据网上的各种传言“囤药”,但比起储备药物,更重要的是了解合理用药的相关知识,不乱用药物,才是更重要的。

首先需要明确的一点是,对于感染后出现轻症的患者,居家隔离慢慢恢复健康,主要靠的是药物吗?其实不是的,轻症患者使用的退烧药,改善上呼吸道感染出现的咳嗽,咽喉肿痛等症状的药物,都属于改善减轻不适症状的药物,对于病毒本身并没有对抗作用,而具有抗新冠病毒作用的药物,一方面口服药物的种类乏善可陈,在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方面,也或多或少存在问题;另一方面个人一般也无法买到,可及性差,更适用于重症风险高的人群使用,一般对于轻症来说,也没必要用这些药物来进行针对性治疗。

因此,很多轻症患者之所以逐渐好转,其实主要靠的还是我们自身的免疫力,这部分免疫力一部分来自于我们自身强大的免疫系统,一部分来自于接种疫苗后激发的抗体反应,两者结合起来,就是对抗新冠病毒的强大武器。

当然对于居家隔离的轻症患者,对应症状进行合理的自我药疗也是很有必要的,今天的这篇科普文章,就来为大家介绍一下新冠感染者居家隔离时,服药期间应该避免的几个错误。

不要叠加使用退热药

发烧是新冠感染后的最常见症状之一,这也是人体被病毒感染后出现免疫反应的一种正常现象,但如果发热超过38.5℃,一般也会伴随全身酸痛,畏寒,疲乏等不适症状,这种情况下,为了避免持续发热带来的机体健康风险,合理使用退热药物就是很有必要的。

在解热镇痛药中,应对发热目前最常见的两个药物就是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这两个药物相对安全,是成人儿童都可以使用的退热药,一般对于身体感染出现的发热现象,也都有不错的退热效果。但需要提醒大家的一点是,对于发热的缓解,一定要注意避免“叠加用药”。

这种叠加包括2各方面,一是药物剂量的叠加。不管是对乙酰氨基酚还是布洛芬,一定要按规定的剂量用药,不要因为急于退烧就加大剂量,而每天服用的次数不应超过4次(24小时内),这两个药物如果严格按服用剂量、次数用药,其安全性是非常好的,但如果用药剂量过大,则可能因用药过量带来肝肾功能损伤的风险,值得特别注意。如果持续发热2到3天仍然无法退热的情况,也应该考虑及时就医诊治。

第二种“叠加”也要注意避免,那就是药物之间的叠加。有些朋友为了提高退热效果,或者为了提升用药“安全”,想当然的认为把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两种药物交替使用,会效果更好,并且更安全,实际上,并没有临床证据证明这样的用药方式更高,两类药物叠加应用,反而可能会带来用药安全性的问题,真的没有必要。还有一种药物叠加,是单方药物和复方药物之间的叠加,特别是对乙酰氨基酚这个药物,很多复方的感冒药中,止痛药(如散利痛)中都含有这个成分,如果使用了单方的对乙酰氨基酚退烧,又服用其他含有对乙酰氨基酚的感冒药,就会引起药物剂量的叠加,带来药物性肝损伤的风险。

因此,如果阳性感染居家隔离期间,发烧了药物可以吃,但一定要注意合理使用,不要因为滥用药物而带来安全风险。

改善咳嗽的药要合理使用

新冠病毒感染,轻症主要侵犯上呼吸道系统,出现咳嗽症状也是很常见的,但对于咳嗽来说,药物也要注意合理使用。

咳嗽是人体的一种生理反射,对于排出气管内的炎性物质有一定的获益作用,因此对于咳嗽来说,一味的止咳并不适最好的选择,对于干咳的患者来说,可以考虑服用右美沙芬等镇咳药物来改善,但对于有痰咳嗽的朋友,则可以考虑服用氨溴索,愈创甘油醚等稀化痰液的药物,尽量的排出痰液,才是真正缓解咳嗽的好方法。

另外,一些清热化痰,止咳平喘的中成药类止咳药,也可以结合实际情况对症应用,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多喝温水,也是改善咳嗽的重要方面。

抗病毒药物请勿滥用

正如前文所述,针对新冠病毒的药物,一般对于家庭的可及性不高,一般难以获得。而如果出现新冠阳性感染的情况,轻症的逐渐恢复,对抗病毒靠的还是我们自身的免疫力,而认为只要病毒感染,就必须用药的想法,是不可取的,由此而乱用其他的一些抗病毒药物,则更是没有必要的。

前段时间网上流传的一个服药顺序图中,提到了一种氨酚烷胺的感冒药,这个药物就是由对乙酰氨基酚和抗病毒药物氨酚烷胺组成的复方制剂。其中的抗病毒药物金刚烷胺是一种抗病毒药,但对于新冠病毒并没有作用,因此,这样的药物是不能用来抗新冠病毒的。除此之外,如奥司他韦等一些常见的抗流感病毒的药物,也都是不能对抗新冠病毒的,出现新冠感染时,也不要乱用,乱用这些抗病毒药物,抗不了新冠病毒,还有可能引起药物带来的各种不良反应,真的没必要。

如果想要抗病毒,在感染期间,不妨多注意休息,调理好饮食,合理补水,也应该积极发挥我们国家中医药的趋势,一些具有清热解毒作用,明确具有抗新冠病毒作用的中成药,也可以结合个人体质和辨证情况,合理使用。

抗生素不抗病毒,别乱用

有不少朋友会把抗生素和抗病毒药物混淆,认为病毒感染,就得吃抗生素或“消炎药”,实际上,不管是头孢、阿奇霉素等抗生素类药物,还是磺胺类的“消炎药”,这些药物主要针对的都是细菌感染,并没有抗病毒的作用。因此,在发现新冠病毒感染后,对于轻症的患者,没有必要服用任何抗生素类药物。只有新冠病毒引发并发的细菌感染时,使用抗生素进行对症治疗,才是有用的。

滥用抗生素的危害有很多,一方面可能带来药物本身的不良反应风险,另一方面抗生素都具有广谱的抗菌作用,反而会伤及肠道的有益菌群,进而影响身体的微生态环境,反而会累及身体的免疫系统,影响身体的抵抗力,同时滥用抗生素还可能会加强细菌的突变,引发耐药菌株的出现,如果出现这样的问题,治疗难度就会大大增加。

总而言之,对于新冠感染的轻症患者,居家隔离期间,适度的使用药物缓解不适症状,同时注意做好自我隔离,尽量避免传染给家人,同时保护好自身的免疫力,同时也要注意用药安全,避免滥用药物或乱用药物带来的健康危害,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对大家的合理使用药物有所帮助,也欢迎大家积极转发分享,让更多人看到靠谱的用药科普知识。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岑梧健康网》系信息发布平台,岑梧健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上一篇 2022年12月15日 19:56
下一篇 2022年12月15日 20:07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联系我们

0874-3210859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63385650@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爱生活,爱健康。欢迎投稿,分享养生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