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明是个滑板爱好者,虽然本职工作比较繁忙,但依旧会在闲暇之余,和朋友一起参加滑板活动。
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大明在比赛中也屡获佳绩。为了能在三个月后的一个重要比赛中获得好成绩,最近加强了训练强度,谁知在训练过程中不慎受伤,脚部疼痛难忍,被朋友们立即送往医院。
经过医生检查后发现,脚踝骨折,需要一段时间的治疗。
大明非常着急,希望医生能尽快给他手术,让骨骼尽快愈合,不耽误之后的比赛。医生安抚了大明的情绪,并向他解释道,手术只是治疗骨折的一种方式,并不会加速骨骼的愈合,并且想要完全恢复受伤部位,光是骨骼愈合是不够的。
不只是大明,很多骨折的患者都认为只要骨骼愈合了,骨折就是康复了,只要做手术骨折就能好得快,不疼了就代表彻底好了。其实这些想法都是片面、存在误区的,今天这篇文章将为您解答,关于骨折后愈合的一些问题。
骨折愈合,你知道都“骨骼”都经历了什么吗?
骨折是骨头发生部分或者完全破裂的情况,会引起局部的疼痛感,严重的情况下还会引起瘫痪,甚至对神经、血管等造成损伤,引发更为严重的后遗症。
引起骨折的原因首先是骨骼直接遭受到暴力,生活中许多意外情况都会使骨骼遭到暴力而导致骨折,常见的有车祸、高空坠落、钝器击打等,这种类型的骨折一般还会引起周围的软组织损伤。
其次是骨质疏松的人在外力影响下容易发生骨折,这种情况更容易发生于中老年人中,这是由于中老年人的年龄增大,钙质不断流失,骨骼较为脆弱,生活中不小心摔倒或受到撞击,就容易发生骨折。
还有部分人群骨骼积累性劳损也可能引起骨折,比如一些人在生活中走路太多,使跖骨、腓骨长时间受到损伤,会导致骨折的风险增加。
一般情况下,骨折发生后,骨骼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进行愈合,这个过程分为三个时期:血肿吸收时期、骨痂形成时期、骨痂塑形时期。当这三个时期完成后,骨骼才会有愈合的效果。
首先在血肿吸收时期,由于骨折导致患处周围会有血管断裂以及出血的情况,会形成血肿。 因血肿内含有一些营养物质,能促进骨骼的生长,故将病人血肿部分保留,有利于病人骨骼的愈合。
在1-2周或2-3周内,血肿会不断被吸收,然后开始凝结呈含有网状纤维素的凝块。毛细血管出现新生成的以后,会令血肿机化,从而逐渐演变成纤维结缔组织,使骨折的两端初步链接在一起,另纤维愈合。
虽然此时的愈合并不牢固,但为骨骼愈合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当骨折的两端有纤维链接时,骨折端就会生长出原始骨痂,开始进入到骨痂形成时期。
在4-8周内,骨痂会逐渐形成,在这个过程中,骨外膜的生长很重要,在骨痂的生长过程中有着关键作用。但并不是所有类型的骨折都会有骨外膜的形成,比如股骨颈骨折由于没有骨外膜,所以并不会有骨痂的形成。
到了骨痂塑形时期,需要8-12周甚至是更长的时间,此时骨折两端之间有骨痂的形成,已经连接在一起,骨痂已经很稳定,不会再次移位。患者需要通过外力的刺激,成骨细胞以及破骨细胞会对新生成的骨骼进行改造,从而更加紧密强硬。
在这个时期,会让骨骼逐渐重塑到有利于人体正常负重的形态,所以良好的功能锻炼非常重要。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患者的血肿过大,需要医生将其放掉一部分,并适当固定病人的骨折部位,以避免影响病人痊愈时间和疗效。
我们可以了解到,每一种骨折都需要经历这三个时期,所以伤筋动骨一百天的说法并不是空穴来风,想要恢复良好,这三个时期需要患者多加配合。除去骨骼的生长期以外,影响骨骼愈合还有哪些因素?同样的骨折恢复时间是否相同呢?
影响骨骼愈合的因素有哪些?
从前文中我们了解到,骨骼愈合和骨折部位是有关系的,比如股骨颈骨折由于没有骨外膜,不会形成骨痂,而且它的血供较差,愈合的时间会慢一些。
有些患者听说别人骨折愈合时间比自己短,就比较医生的医术,这是不正确的。以下是成人常见骨折的临床愈合时间参考,可以简单了解一下。
除了骨折部位不同,愈合时间有所不同以外,患者骨骼愈合还与以下几种因素有关。
首先是患者的年龄,通常情况下,患者的年龄与恢复能力是相关的,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骨骼会发育得更加成熟,越成熟的骨骼愈合的时间也就相应增加。
其次是在愈合的过程中,营养物质的摄入是否足量。很多人都有听过宣传能让骨头快速愈合的“神药”,需要注意的是,即使营养再好,也不会使得骨折愈合快过正常的愈合时间,所以这类宣传都是假的。
营养跟不上,会延缓骨骼愈合,所以在治疗阶段一定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摄入全面的营养物质,才会让病情更好地恢复。如果患者本身存在营养不良的情况,或者代谢本身就有问题,影响身体对钙、磷的吸收,可能会导致患者的愈合时间减慢。
另外,患者本身的不良习惯,如吸烟、喝酒等,会导致血管痉挛收缩,使受损局部血供差,从而影响骨骼的成长,所以在治疗期间,应避免此类不良习惯。
除了患者本身的因素之外,骨骼愈合还受到其他方面的影响,比如骨折的类型、软组织受损严重以及多发性骨折等情况,所以恢复时间较为复杂,不能一概而论。
很多患者和文中的大明一样,希望骨折后尽早愈合,要求医生进行手术治疗。
但是,所有的骨折都需要做手术吗?做手术会使愈合速度加快吗?其实不然,手术作为一种治疗手段,并不会加速骨骼愈合的周期,但可以解决一些情况复杂的病况。
手术可以去除骨折时卡在断端的的软组织,使得无法自愈的骨折两端可以愈合。有些骨折情况更为复杂,也是需要手术来进行干预甚至是植入骨修复材料,让不能愈合的骨折愈合。
除此以外,还有一些类型的骨折也是需要进行手术的,比如手术复位失败、畸形严重的骨折;有重要神经、血管等合并损伤的骨折;多处骨折或者固定后仍不稳定的骨折等。
虽然手术治疗能处理更为复杂的情况,但是手术中切开了软组织,对骨折周围的血供有一定破坏,有些钢板的植入还对骨外膜造成了压迫,这些情况反而会对骨骼愈合产生一定的负面作用,所以手术治疗还是需要遵从医生意见,并不是所有骨折都需要手术治疗的。
在恢复期间,很多患者认为只要骨骼愈合了,就意味着康复了,但作为医生,骨骼愈合并不是最终目的,还有很多需要注意的事项。
骨骼愈合后,医生更在意的是?
患者在骨折治疗初期,都会出现轻重不一的疼痛,随着骨痂的形成,患者的疼痛感会逐渐降低,此时并不意味着骨骼已经痊愈,需要进行详细的检查才能判断。
还有些患者认为越早锻炼,越能加快骨骼的愈合,疼痛感消失后便开始自行进行恢复锻炼,但是未经医生确诊,骨骼并未愈合,这样反而会影响骨痂的固定,可能会造成骨骼愈合时间延长甚至不能完全愈合。所以具体应该如何锻炼,需要在医生的建议下进行。
对于骨骼是否完全愈合,首先患者的局部无反常活动、压痛、纵向叩击痛;其次X线显示骨折线模糊,连续性骨痂有穿过的现象;最后患者的上肢可进行平抬动作至少1kg、下肢可不扶拐平走3分钟以上、连续观察2周骨折处不变形。只有达到以上三个要求,才符合临床的愈合标准。
所以患者不能凭借自己的想法对骨骼是否愈合进行推断,这样很容易对受伤部位造成二次伤害。然而骨科医生并不会只考虑让骨折尽早愈合。
一些患者在骨折后造成复位不佳或是畸形,医生会重点考虑通过手术的手段进行干预及治疗,让患者获得早期的功能锻炼,尽快恢复骨折部位的功能。
有些患者的骨折会导致功能丧失,比如股骨颈骨折,医生在预料到绝大多数情况可能会股骨头坏死导致髋关节功能丧失的情况下,会进行髋关节置换术。骨科医生并没有让骨折愈合,但是医生根据具体情况,让本会失去功能的关节重新获得了功能。
由于骨折总体愈合时间是在一定的范围内,不管哪种治疗方式,都不会加快愈合时间,因此医生考虑最多的不是让骨折如何尽早愈合,而是病人在康复期间骨折部位以及邻近关节的功能恢复情况。换言之,如何让病人愈合以后依旧保证良好的功能是骨科医生更为关心的。
骨折不仅会给病患带来疼痛,还需要较长的恢复时间,以及面临可能会影响今后正常生活的风险,所以在日常生活中需要从多方面进行注意,以免造成身体的损伤。
最后
总之,骨折必须要经历三个时期,并且受到年龄、营养物质、不同部位等多方面的影响,医生不仅要考虑如何让患者的骨骼愈合,更会考虑如何帮助患者恢复骨折部位的功能情况。
所以患者需要保持充足的耐心和信心,配合医生积极治疗,才能获得良好的恢复情况。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岑梧健康网》系信息发布平台,岑梧健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